聚焦三季度经济形势:行舟压舱看“三农”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题:新华社经济随笔:行舟压舱看“三农”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万里行舟看压舱。三农稳住农业基本盘、聚焦季度经济守好“三农”基础是形势行舟j9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压舱石”。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三农大国来说,“三农”向好,聚焦季度经济全局主动。形势行舟
10月25日国新办举行的压舱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三农从三个方面的聚焦季度经济核心数据看,三农“压舱石”稳得住。形势行舟j9
一看“米袋子”:夏粮早稻丰收归仓,压舱秋粮丰收成定局,三农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聚焦季度经济霜降时节,形势行舟秋粮开始大规模上市,近日国家在江苏、河南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传递了明确信号,要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农民钞票到手,丰收又增收,稳定市场预期、保护农民利益。
二看“菜篮子”:蔬菜产品数量足、质量好、品种多,肉蛋奶生产稳定,海鲜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而林禽、林畜、林菌产量稳定增长,进一步丰富了万家“菜篮子”。下一个节气就是立冬,针对冬季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要未雨绸缪,做好应急预案,确保百姓餐桌菜肴丰富,价格稳定。
三看“油瓶子”:今年油菜籽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大豆油料扩种成果巩固。要看到,扭转大豆依赖进口局面任重道远,要做好当前花生收购以及油菜播种,努力提升食用植物油自给率。
丰收来之不易,启示更显珍贵。
这是“藏粮于地”的丰收。今年我国耕地面积实现“三连增”,耕地持续多年减少态势被遏制,“南减北增”局面被扭转。事实表明,必须认清人多地少国情,实施“长牙齿”硬措施,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这是“藏粮于技”的丰收。当前,农业生产智能化迅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水平持续提升,种业企业不断壮大。这充分说明,必须面向农村广阔天地,紧盯农业科技前沿,瞄准核心技术“卡脖子”风险,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连年丰收、市场供应充足,但也面临耕地总量少、质量总体不高、稳产增产难度加大等挑战;农业科技部分领域对外依存度高,容易被“卡脖子”,亟待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创性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让种粮农民有钱挣、粮食主产区不吃亏,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粮食和农产品是农民种出来的,农民“钱袋子”鼓起来,百姓“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才守得住、守得好。
丰收成色十足,更要居安思危。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粮食安全的警钟要不停地敲,稳住三农“压舱石”的各项工作始终不可懈怠。
-
广州从化荔枝林下“生金”:5亩红松茸收获6千斤我市交警坚守岗位护航群众春节平安出行【地评线】桂声网评:广西“新春第一会”,开放之路越走越宽广贵港富硒小龙虾美食节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的节日·元宵”嘉年华主题系列活动在平南举行避雷!盘货那些罕有的乡游套路,AI锐评亮了|315曝光台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 刘宁主持 蓝天立鹿心社出席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快讯丨2024年贵港市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暨2023年度市直单位机关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会议召开 朱会东作批示生态环境部: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执法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快讯丨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区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暨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和系统一体化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 ·聚力农服·智启新程,广东省今世农业效率业同盟齐聚谋新篇
- ·2024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召开
- ·贵港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副秘书长名单
- ·我市开展“情满旅途”志愿服务活动助力春运
- ·强冷空气+中到大雨,高州荔枝保花紧迫指南速递→
- ·桂平市集中签约8个项目 总投资48.21亿元
- ·快讯丨朱会东到港北区调研经济运行情况
- ·港南区全力抓好春耕备耕工作
- ·以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像为灵感 成都世运会火炬惊艳亮相
- ·政协第六届贵港市委员会主席会议召开
- ·我市召开推进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指挥部2024年全体会议、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暨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议
- ·港澳委员和特邀贵宾在我市开展考察活动
- ·巨变!山东生猪放养量挨近2000万头,温氏、新愿望、海大等放养团队纷纭妄想,养猪业卷“轻资产”
- ·我市召开市科教创新与人才引培工作专班暨贯彻落实《贵港市职业教育改革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4—2026年)》工作会议
-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获评自治区节水标杆园区
- ·快讯丨出席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的代表向大会报到